网上有关“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干旱的宝地——塔里木盆地》教案”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干旱的宝地——塔里木盆地》教案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干旱的宝地塔里木盆地》教案,欢迎大家阅读。更多相关内容请关注教案栏目。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干旱的宝地塔里木盆地》教案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归纳塔里木盆地主要城镇、绿洲及交通线的分布特点。
2.举例说明塔里木盆地地理位置、地形因素对河流、绿洲分布的作用和影响。
3.根据资料,了解塔里木盆地油气资源开发利用的成功经验,以西气东输为例进行说明。
过程与方法
通过丰富的图文资料和层层递进、互为关联的问题探究活动,说出塔里木盆地主要城镇、绿洲及交通线的分布特点;归纳塔里木盆地地理位置、地形因素对河流、绿洲分布的作用和影响;通过活动,以西气东输为例,了解塔里木盆地油气资源的开发利用。将要教与学的内容通过顺次开展的方式来实施和完成。让学生在各项活动的积极参与中体验、探索、求知、收获。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地理学习兴趣,关心我国油气资源国情,增强因地制宜、区域共谋发展的观念以及环保意识。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塔里木盆地主要城镇、绿洲及交通线的分布特点。塔里木盆地油气资源开发利用的成功经验──西气东输工程。
教学难点
塔里木盆地地理位置、地形因素对河流、绿洲分布的作用和影响。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出示课件:
请同学们看一下这个字?疆?应当都认得吧?这是新疆的地形图我们来看一看有趣的地名出示
疆字的右半部形象地概括出新疆的地形特点和国防重要性,弓是古代武器,?土?寓意被沙俄强占的50万平方千米的国土,新疆地处祖国的西北边陲,远离政治中心,提醒我们要时刻握紧手中的武器,保卫祖国的疆土。这节课,我们就一同走进新疆了解干旱的宝地塔里木盆地。
进入新课出示课件
教学目标:
出示新疆卫星影像示意图,学生说出塔里木盆地的位置。
塔里木盆地位于中国新疆的南部,是中国面积最大的盆地。盆地处于天山和昆仑山之间。面积达53万平方千米。在盆地的中部是著名的塔克拉玛干沙漠。
我国面积最大的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
塔克拉玛干沙漠是中国面积最大的沙漠,面积达33万平方千米。平均年降水量不超过100毫米,最低只有四五毫米左右,是我国极端干旱的地区。
合作探究一:1.读喀什气候图,分析塔里木盆地的气候特点,总结塔里木盆地的气候类型。喀什的气温与降水
冬冷夏热,降水稀少,气候干旱, 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
:2.讨论分析塔里木盆地气候干旱的原因:出示课件
塔里木盆地远离海洋(海陆位置),周围又有高大山脉环抱(地形),来自海洋的气流不易到达,气候干旱,降水稀少,成为我国极端干旱的地区。在盆地内部形成我国面积最大的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
合作探究二:读图8.18,小组讨论完成以下各题
找出塔里木盆地的主要城镇,说出它们的分布特点。
城镇主要分布在有水源的绿洲上,沿着塔里木盆地边缘呈环状分布。
观察图中绿洲的分布有什么特点?找出这里重要的河流?塔里木河。
讨论塔里木盆地的城镇、交通线分布与水源、绿洲分布的关系。
城镇主要分布在有水源的绿洲上,交通线串联起各座城镇,沿着塔里木盆地边缘呈环状分布。
图中有两条纵贯塔克拉玛干沙漠的公路,猜测修建这两条公路的原因。
主要为了开发利用塔里木盆地中的油气资源。
油气资源的开发
塔里木盆地油气资源简介
塔里木盆地是我国最大的含油气盆地,总面积56万平方公里,根据中石油、中石化最新一轮资源评价数据统计,塔里木盆地可探明油气资源总量约为162.9亿吨,其中:中石油塔里木油田可探明油气资源总量150亿吨;中石化塔河油田可探明油气资源总量12.76亿吨,中石化河南宝浪油田可探明油气资源总量2020.94万吨。
截至2012年,盆地剩余油气资源总量在全国各大油气田位居第一,天然气资源量列全国500多个盆地之首,现阶段仍处于勘探早期阶段,具有巨大的资源潜力。(来源:巴州油地项目研发中心 发布时间:2012-11-27 )
西气东输:播放影像资料
西气东输工程的两条线路及意义:
出示课件:
合作探究三:
1、什么是?西气东输
西气东输工程是指中国西部地区天然气向东部地区输送,主要是新疆塔里木盆地的天然气输往长江三角洲地区。
2、 那沿途一定经过哪些地方?
西气东输工程分两条线路。一线工程西起新疆塔里木盆地的轮南油气田,东到上海、杭州,年输气量120亿立方米 。二线工程主干线于新疆霍尔果斯口岸将从中亚进口的天然气向南运至广州、广西,年输气量300亿立方米。西气东输管道,可是我国距离最长、口径最大的输气管道。
3、西气东输主干管道自西向东经过了哪些地形区?
塔里木盆地、河西走廊、黄土高原、华北平原、第江中下游平原
4、讨论西气东输工程的实施,为东西部地区带来的益处。
西气东输工程对东西部地区发展的影响:
对西部地区的影响:发挥西部地区能源优势;促进相关产业的发展,扩大就业带动西部地区经济发展。
对东部地区的影响:
缓解东部地区能源短缺;优化东部地区能源结构。改善东部地区环境质量
5、塔里木盆地开发油气资源应重点关注的问题是什么?
塔里木盆地环境脆弱,开发油气资源应重视环境保护。
6、西气东输工程对塔里木地区的能源、环境保护方面带来哪些好处?
西部地区的人们普遍使用了廉价、洁净的天然气能源,缓解了周边地区因薪柴砍伐带来的环境压力。
干旱的宝地塔里木盆地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1.了解塔里木盆地油气资源状况。
2.了解西气东输工程概况及意义。
3.深刻领会人类在利用自然资源的同时更应保护资源、爱护环境,做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教学重难点
重点:西气东输工程的概况、意义。
难点:明确我国西部大开发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逐步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课件展示)塔里木盆地中的沙漠。
(师)同学们猜猜这是我国的什么地方。
(生)塔里木盆地。
(师)塔里木盆地中气候干旱,沙漠广布,但我们却称赞它为干旱的宝地,这是为什么呢?
(生)因为塔里木盆地中石油、天然气资源丰富。
(师)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塔里木盆地中油气资源的开发。
(板书课题)干旱的宝地塔里木盆地。
讲授新课:
(课件展示)塔里木盆地中油气资源的分布图。
(师)塔里木盆地中油气资源的储量是否丰富。
(生)塔里木盆地油气资源储量丰富,尤其是天然气储量占全国陆上储量的1/4左右。
(转折)塔里木盆地中油气资源丰富,为什么长期得不到开发呢?
(课件展示)塔里木盆地城镇、交通线的分布图及塔克拉玛干沙漠中的公路。
(师)为什么人们在人迹罕至的塔克拉玛干沙漠的腹地修建了两条公路?
(生)长期以来,塔里木盆地气候严酷,交通不便,丰富的油气资源一直沉睡在地下。随着我国的西部大开发,万古荒原开始焕发勃勃生机。塔克拉玛干两条公路的陆续建成,为开发塔里木盆地的油气资源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师)油气开发了,我们怎样能将这些油气资源从沙漠里快速地运送到我国资源短缺的东部沿海地区呢?
(课件展示)西气东输工程。
(生)通过管道运输。
(师)这个工程叫什么名称。
(生)西气东输工程。
(课件展示)西气东输工程线路图。
(师)找一找西气东输一线和二线工程的起点和终点,并找出一、二线工程各经过了我国的哪些省级行政区?
(生)略。
(师)在图上再找一找西气东输主干管道穿过了哪些地形区和水系?
(生)略。
(师)讨论:西气东输工程为我国东、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各起到了什么作用?
(生)带动了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缓解了东部地区的能源短缺; 使东部地区的环境得到了改善。
(转折)西气东输工程是不是有百利而无一害?
(课件展示)西气东输工程施工图。
(师)我国西北地区气候干旱,生态环境极其脆弱,在油气开发和运输中,我们怎样才能做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双赢?呢?
(生)塔里木盆地环境脆弱,在开发利用油气资源的同时,需要采取多种措施避免破坏环境,并加强绿洲的环境保护。工程严格规定沿线28米的施工区域,工程施工决不允许超出此范围,废弃物全部回收处理,土石方全部回填,并在施工结束后恢复自然面貌。
(师)对,发展经济不能忘记保护环境,在西部大开发的过程中,我们要注意保护环境,做到人地和谐,实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
课堂小结
(师)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主要的内容?
(生)各抒已见。
(课件展示)知识结构图。
布置作业:
课本第81、82页第1、2活动题。
板书
第二节 干旱的宝地塔里木盆地
油气资源的开发
油气储量:丰富
西气东输工程
(1)起止点:一线:轮南油气田上海
二线:霍尔果斯口岸?-广州
(2)意义:带动了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
缓解了东部地区的能源短缺;
使东部地区的环境得到了改善。
(3)发展与保护: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双赢
读图,分析塔里木盆地和长江三角洲地区的自然环境,以及对农业发展与经济联系,完成表格. 比较项
康玉柱
(中国石化新星石油公司西北石油局,新疆乌鲁木齐 830011)
摘要 1984年9月西北石油局在塔北设计的沙参2井实现了我国古生代海相油气田首次重大突破后,开创了油气勘探的新领域。特别“九五”以来,塔河油田的发现和探明,加大了古生界的勘探和研究力度,并取得了重大进展:油气的重大突破、奥陶系古岩溶和储集体研究取得新进展、初查了塔河大油田特征及勘探技术方面的进步等。
关键词 盆地;古生代;油田
1965年著名石油地质学家朱夏就指出:“中国油气勘探实践说明,盆地发展存在两个重要差异,从印支运动前后可以划分出古生代盆地和中新生代盆地”,并多次提出古生代有较好的油气前景。我们从60年代末,就开始研究塔里木盆地古生代成油条件。特别是1984年9月在塔里木盆地北部我们设计的沙参2井实现古生代海相油气首次重大突破后,开创了塔里木盆地古生代勘探新领域。经过攻关研究计算的塔里木盆地油气资源量为206×108t,其中古生界海相地层油气资源量为160×108t,约占全盆地油气资源总量的4/5;目前已发现26个油气田(其中以古生界海相为油源的油气田15个),其中大、中型油气田12个,已获探明油气地质储量达10×108t;1999年原油产量529×104t、天然气3.9×108m3,其中古生代海相油约300×104t。
特别已探明塔河大油田(储量1.07×108t),表明古生代海相油气的巨大潜力。
1 油气的重大突破
1.1 发现和探明多个油气田
自1995年以来,我局加强了古生界油气勘探工作,1996年首先在沙雅隆起艾协克地区开展大面积三维地震。于1997年西北石油局在艾协克地区(塔河3~4号)沙46、沙48井于奥陶系获高产油气流后,又迎来了新一轮勘探古生界的高潮。近年来主要成果有如下几个方面[2]。
(1)在盆地的4个隆起(沙雅隆起、卡塔克隆起、巴楚隆起及顺托果勒隆起)上有40多口探井获工业油气流。石炭系和奥陶系油气具有多层特点。共发现大型油气田2个,中型油气田8个(表1、2)。
(2)1999年探明塔河大油田,其储量为10746×104t,成为塔里木第一个超大型油田。
(3)1997年9月中国石油集团公司塔里木石油勘探指挥部(简称塔指)施工的玛4井于下奥陶统获高产气流后,改称和田河气田,探明天然气储量620×108m3。
(4)1997年12月后“塔指”又在轮南地区设计轮古1、轮古2井在奥陶系获高产油气
表1 塔里木盆地奥陶系油气田表 (据西北石油局和塔指资料)
表2 塔里木盆地石炭系油气田表 (据西北石油局及塔指资料)流,使该区古生界储量不断扩大。
(5)1998年“塔指”在顺托果勒隆起北部哈德地区哈1井于石炭系获工业油气流,经过评价哈德油田获探明储量1008×104~t。
1.2 地质储产量快速增长
(1)目前,在该盆地古生界获得的地质储量为5.25×108t,占全盆地总储量一半左右。
(2)1999年古生界石油产量增长到300×104t,为全盆地产量的3/5左右。
2 石油地质理论的重大进展
2.1 古生代海相成油理论的建立
1984年9月西北石油局在塔北地区高左的沙参2井于井深5391m奥陶系喜获高产油气流,日初产油1000m3、天然气200×104m3,成为我国古生界找油的重要里程碑。之后,又连续发现古生界油气田。经过“七五”、“八五”科技攻关研究总结了塔里木盆地和国内有代表性古生界油气田的成藏特征,于1992年首次建立了我国古生代海相成油理论(专著:塔里木盆地古生代海相油气田、中国古生代海相成油特征)。“九五”以来,又充实了这一理论。其主要内容如下[1]。
(1)多时代、多类型盆地叠加复合是形成巨大的海相沉积体,并造就形成丰厚油气资源的构造、沉积背景和良好环境的重要因素。
(2)多时代生油岩、多期生油。各盆地古生界生油岩有:上震旦统、寒武—奥陶系、志留系、石炭系—二叠系等。由于盆地长期处于多旋回条件,使生油岩具长期生油特征。因此,油气资源十分丰富。
(3)多时代、多类型的储集层系有:震旦系、寒武—奥陶系、志留—泥盆系及石炭—二叠系。
上覆的中新生界储集层,储集岩有:碎屑岩、碳酸盐岩及火山岩等。而碳酸盐岩储集空间为孔洞缝。大油气田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是洞、缝、孔储集体发育。
(4)油气具有长距离运移的特征。实践表明,古生界生成的油气,可通过区域性不整合、断裂等作长距离运移,水平运距达几十至上百公里,垂直运距达几百米至上千米。这是有别于陆相找油的特征之一。
(5)多期成藏。由于该盆地具多期、长期生油之特点,造就了多期成藏。其主要成藏期有海西早期、海西晚期,印支-燕山期,喜马拉雅期,但以海西晚期和喜马拉雅期为主要成藏期。
(6)多油气藏类型及多成藏模式。盆内古生界油气藏类型丰富多彩,可划分为三大类(构造、地层、岩性)、14亚类。古生界成藏模式有古生古储(古生界生油岩生成的油气,又储集到古生界中)、后生古储(古生界晚期生成的油气,又储集到古生界中)、后生中储(古生界晚期生成的油气,储集到中生界中)和后生新储(古生界晚期生成的油气,储集到新生界中)。
(7)油气分布特征。古生界海相油气田主要分布在古隆起、古斜坡、断裂带和区域性不整合面附近。
根据上述理论的指导,我局自1992年后在沙雅隆起、中央隆起区上发现了油气田,如巴楚-麦盖提地区发现了巴什托、亚松迪油气田;1998年又探明了塔河超亿吨级大油田(探明储量1.07×108t)等,使塔里木盆地古生界油气勘探开发推向了新的热潮。
2.2 奥陶系古岩溶研究的新进展
多年来通过几十口深井的各种资料及物探资料的研究,对塔里木盆地奥陶系古岩溶有了新的认识。古岩溶形成的因素主要有下面几个。
(1)岩性
由于碳酸盐岩中各岩性的化学溶解度不同,故被溶蚀的程度也不同,直接影响了岩溶的发育。实践证明,灰岩、泥质灰岩易被溶蚀。
(2)断裂
实践证明,断裂的破坏作用对岩溶的发育起着重要作用。但不同的岩性对其破坏作用程度也不同,总的物理破坏量白云岩最高,抗拉强度最低。因此,不同的物理破坏结果对后期岩溶发育程度的影响也是不同的。
断裂对岩溶的控制作用主要表现为:增加了岩石的渗透性,改善了岩溶水的循环系统,增大了可溶岩溶蚀面积。
(3)地貌
一般情况下,古地貌相对高的地区,地表及渗流岩溶带发育,并以供水为主,岩溶发育深度大,但充填严重;岩溶洼地,溶蚀程度高,充填和塌陷严重,但潜流岩溶带发育;岩溶缓坡,岩溶发育程度相对适中,有利储集空间发育,是油气勘探的最佳领域。塔河油田大部分地区均处于岩溶缓坡,是寻找大型油气田的最佳区域之一。
(4)古气候条件
古气候条件是影响岩溶发育程度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潮湿、温暖、降水量丰富的气候条件有利于岩溶发育;高温、干旱的气候虽然不利于岩溶发育,但可产生较强的物理风化作用,为后期的岩溶作用提供了有利条件。
(5)古水系
在岩溶区,古水系往往形成地下水系与地表水系两大类。地下水系受断裂系统和岩石性质的影响,多形成不同的地下水文网,控制着岩溶系统的分布。地下水文网供、排水系统完善的岩溶发育程度高,溶洞发育,充填也严重。地表水系沿地表岩溶冲沟、断裂带,形成塌陷的溶洞。沿地表水系主干流两侧异常发育侧向溶蚀洞穴、具层状的排水洞。
2.3 奥陶系碳酸盐岩储集体研究的进展
从多口井的实际资料研究认为,碳酸盐岩储层以孔、洞、缝作为储集的空间,形成双重或多重孔隙介质的特殊储层。碳酸盐岩基质孔隙度一般小于2%,对储层的好坏影响不大。储层的好坏主要看洞、缝的发育程度,即后期的构造及岩溶改造的程度。
受多期构造运动及岩溶作用的影响,阿克库勒凸起奥陶系碳酸盐岩中发育多期裂缝及溶蚀孔洞,它们构成了奥陶系灰岩的主要储集空间。但是裂缝和溶蚀孔洞的分布极不均一,从而储层在纵、横向上具有极强的非均质性,主要表现在洞缝发育的多少和大小、充填情况、洞缝空间组合类型的不同,从而造成储渗能力的千差万别。
阿克库勒凸起奥陶系灰岩储集层主要有4种储集类型,其一是裂缝—孔洞型,储渗空间以孔洞为主,裂缝次之,是最好的储集类型,如S48井等;其二是孔洞—裂缝型,孔洞及裂缝对储集均有贡献,如S47井等;三是裂缝型,裂缝是主要通道和储集空间,孔洞相对不发育,如S46井、S14井等;四是生物滩相孔隙型,以自生粒间孔、溶蚀孔为储集空间,如S76井、S60井、S68井等。
储集体分布规律从纵向上看有两个主要缝洞发育带:一是风化面附近的地表岩溶—渗流岩溶带上部;二是潜流岩溶带。主要缝洞发育带大多位于风化面以下200m范围内,受岩溶发育深度的明显控制。中上奥陶统与下奥陶统分界面附近也是一个岩溶发育的有利带,并获油气突破。
3 塔河大油田特征
塔河大油田位于塔里木盆地北部沙雅隆起阿克库勒凸起的西南部斜坡上,已控制面积约700km2(图1)。
3.1 地层特征
该油田地层发现较齐全,从震旦—第三系均有沉积,但其北部缺失志留—泥盆系及上奥陶统。
图1 塔河油田分布图
阿克库勒凸起从加里东中期开始隆起,北部缺失了中上奥陶统。海西早期快速抬升,所以北部缺失了志留—泥盆系地层。石炭纪又广泛海浸全面覆盖本区。但海西晚期再次抬升,使本区缺了上二叠统及下二叠统的部分地层。中新生代为浅坳盆地演化阶段,沉积了较齐全的中新生代地层。
3.2 生油岩
该油田的油源岩为寒武—奥陶系碳酸盐岩。从原油性质及包裹体分析,塔河油田成藏形成期以海西晚期和燕山-喜马拉雅期为主。
3.3 油田储层特征
下石炭统及三叠系为砂岩储层,其储集物性较好。奥陶系主要为微-细晶灰岩,以亮晶、砂屑灰岩为主。储集类型为裂缝型、裂缝-溶洞型及裂缝-孔(洞)型。它们的发育程度主要与岩溶地貌、断裂、古水流系统及岩石性质有关。
该油气藏储集体发育非均质性很强,纵、横向分布差异性较大。但其奥陶系油藏纵向分布有3层(图2),自上而下为:奥陶系顶部风化壳、渗流带及潜流带。油气主要分布在从奥陶系顶部风化面以下200m范围内。
图2 塔河油田3区油藏剖面示意图
3.4 油藏类型
下石炭统及三叠系油藏主要为背斜型。下石炭统还存在岩性尖灭型油气藏。奥陶系油藏有三大类,即构造型、地层岩性型及复合型(表3)。
表3 塔河油田奥陶系油藏类型表
3.5 油气水特征
3.5.1 原油特征
据现有资料分析,三叠系及下石炭统的油为轻质油或凝析油,且含气层。奥陶系的油为西北重东南轻,即:塔河6号、4号为重质油(4号区平均原油密度0.957g/cm3);中部的塔河3号区以正常原油为主(原油密度平均0.82g/cm3);东南部的塔河1号区为轻质原油。油内含硫量亦有类似的变化。
3.5.2 水的特征
奥陶系油藏总体为底水油藏。目前控制的700km2范围内底水多处在5690~5700m,但又不是统一的油水界面。塔河6号区西北角的沙81井底水在5750m附近,这是目前底水面最深的一口井。油区内底水面变化是北高南低,东高西低。
3.6 前景展望
2000年塔河油田勘探开发取得了重大进展:①扩大了奥陶系含油面,从200km2扩展到700km2左右,在潜丘、平台及低凹部位的探井均发现油气流,因此认为基本连片含油;②地质储量快速增长,去年已获探明储量1.07×108t,今年可增加探明储量4000×104t左右;③又在中上奥陶统灰岩中打出高产油气流,另在沙76井发现了生物滩含油,开拓了新领域;④进一步认识了奥陶系储集体的发育特点及分布特征,使提高钻井命中率有了新科学依据;⑤2000年西北石油局原油产量从1999年的109×104t可上升到190多万吨,原油产量增加的幅度相当可观;⑥据目前成果预测,塔河大油田探明+控制+预测储量达2.9×108t左右。笔者认为,2至3年内可拿到3×10~53×108t的超大型油气田。
4 古生界碳酸盐岩油气勘探开发技术进展
在“九五”期间,特别是从“十五”以来,以国家科技攻关项目为龙头的深入研究,初步形成了一套适应塔里木盆地古生界碳酸盐岩油气勘探开发的技术系列,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4.1 区域评价选区技术
通过建立地层层序、地层对比,编制岩相古地理图,识别和确定生油岩,在搞清区域构造的基础上进行油气前景评价,优选靶区和突破点。
4.2 碳酸盐岩储层预测及油识别地球物理技术
通过二维、三维地震资料的深入研究和特殊处理,总结出了溶洞发育带具有低速度、弱振幅、低频率、层速度异常、弱相关性等特点,研制开发了储层精细成像处理、三维相干体处理、地震特殊参数提取分析、波阻抗反演技术、烃类直接检测、三维可视化等6大技术,初步形成了一套碳酸盐岩储层预测的物理方法技术系列,有效地指导了勘探开发,为塔河油田扩大含油面积、增储上产提供了科学依据。
4.3 深井碳酸盐岩欠平衡钻井技术
根据盆内碳酸盐岩储层的漏失特点和现有设备,采用了常规、万能、旋转防喷器、液体分离器等配套设备,选用无固相钻井液体系,细化压井和深井技术工艺,重建了井底正常压力状态和方法等,完井器口现场应用达到了欠平衡钻井的设计要求。
4.4 深井碳酸盐岩储层完井技术
由于碳酸盐岩裂缝带后效应较强,采用了胶溶性暂堵钻井完井液和酸化压裂改造等增产技术,提高了单层裸眼完井、中高产多层且无法套管射孔完成ECP完井、低产多层射孔完井、低产单层裸眼射孔完井等不同完井方式,为多油组的有效分隔和分层评价提供了有效完井技术。
4.5 深井碳酸盐岩储层预测技术 根据盆内碳酸盐岩储层高温、高压、深埋、油品粘度大等特点,采用了套管挂壁测试、裸眼支撑测试,裸眼挂壁测试、裸眼膨胀跨隔测试、裸眼PIP测试等技术。
4.6 深井碳酸盐岩储层改造技术
针对盆内碳酸盐岩储层非均质性严重的特点,采用大酸量、大排量封隔酸压作业,一批深井和开发井由不出油至产油量达标或高产,储量和产量增加效果明显。
4.7 碳酸盐岩油气田评价技术
该类油气田评价属世界性难题,据其油气藏特点,采用油气描述、油气藏建模等技术,进行油气藏评价及地质储量计算等。
4.8 深井碳酸盐岩油气试采和试验性开发技术
近几年来,通过对塔河油田和雅克拉凝析气田的试采和试验性开发工作,初步探索了油气田开发的技术及工艺。
参考文献
[1]康玉柱.中国古生代海相成油特征[M].乌鲁木齐:新疆科技卫生出版社,1995.
[2]康玉柱.塔里木盆地奥陶系形成大油气田地质条件[J].新疆地质,1999,17(2).
[3]康玉柱.塔里木盆地塔河大油田特征[A].第四届天山地质矿产资源学术讨论会文集[C].2000.96~102.
(1)塔里木盆地地处内陆,气温冷热变化剧烈,年降水量表现出由东向西逐渐减少的态势.新疆的东部和南部降水甚少,吐鲁番盆地西部的托克逊年降水量仅5.9毫米,是全国降水最少的地方.总的来说,干旱是本区自然环境的主要特征.本区河流稀少,且大多数是内流河,塔里木河是我国最长的内流河.在塔里木盆地的边缘,利用高山冰雪融水,分布着较多的绿洲农业区.西气东输工程西起新疆塔里木的轮南气田,往东直通南京、上海,成为横贯中国的能源大动脉.为新疆带来发展的机遇,也缓解我国东部能源紧张的局势.
(2)长江三角洲地势低平,土地肥沃,河网纵横,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拥有良好的农业生产和水运条件,是举世闻名的“鱼米之乡”和“丝绸之乡”.长江三角洲人口和城镇密集,工商业发达,经济基础雄厚.
故答案为:
比较项目 | 塔里木盆地 | 长江三角洲 |
(1)自然环境 | 深居①内陆、远离海洋. | 濒临海洋 |
高山环绕,盆地为主. | 地形以②平原为主. | |
降水稀少,气候③干旱 . | 亚热带季风气候. | |
河流稀少,多为季节性河流,其中④塔里木河 是我国最大的内流河 | 河网密布. | |
(2)农业发展 | 利用高山冰雪融水,在绿洲地区发展⑤灌溉 农业. | 夏季高温多雨,⑥雨热同期,有利于发展种植业. |
(3)经济联系 | 塔里木盆地油气资源丰富,目前建成的⑦西气东输 工程,为新疆带来发展的机遇,也缓解我国东部⑧能源紧张的局势. |
关于“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干旱的宝地——塔里木盆地》教案”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寸片天空]投稿,不代表百捷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baijiejiaju.com/baijie/970.html
评论列表(3条)
我是百捷号的签约作者“寸片天空”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干旱的宝地——塔里木盆地》教案”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干旱的宝地——塔里木盆地》教案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
文章不错《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干旱的宝地——塔里木盆地》教案》内容很有帮助